近日,在河南省非遗保护中心举办的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座谈会(河南日报农村版报道)上,由濮阳市机关事务中心编印的《二十四节气·濮阳食节》一书脱颖而出,成为与会专家、学者及非遗传承人的热议焦点。本书以独特的地域视角与创新实践,为二十四节气的活态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深挖文化根脉,展现地域特色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后,濮阳市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使命担当,积极响应全国保护与传承热潮,深入挖掘节气文化与地方特色的融合点,《二十四节气·濮阳食节》正是这一探索的重要成果。该书紧扣二十四节气的时令节点,立足于濮阳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地处黄河之畔的独特地理环境,系统梳理并挖掘整理了一套极具濮阳特色的养生菜谱,将古老的节气智慧与濮阳本地的饮食文化、民俗传统紧密结合。每一道菜品都扎根于濮阳土地,承载着百姓对自然的敬畏与生活的热爱,更展现出濮阳饮食文化中“以食养生、以食应时”的理念。
创新传承模式,推动活态保护
《二十四节气・濮阳食节》的出版,不仅是对濮阳饮食文化的系统整理,更是对二十四节气传承模式的创新探索。濮阳市机关事务中心工作人员在编撰时深入田间地头,走访民间大厨、中医名家,收集整理了大量珍贵口述资料和传统烹饪技艺,唤醒散落民间的“节气美食密码”。同时融入现代营养学知识,详细解读每道菜品的食材搭配、烹饪方法与养生功效,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有机结合,赋予古老节气饮食文化新生命力。这种创新传承模式打破了传统非遗保护“重记录、轻活化”的局限,将二十四节气文化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可实践的生活方式,干部职工通过书中菜谱亲手烹制濮阳特色节气美食,在烹饪品尝过程中深刻体会节气蕴含的自然规律和文化内涵,推动非遗文化实现从“书本”到“餐桌”、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
收获广泛赞誉,助力文化传播
在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座谈会上,《二十四节气・濮阳食节》收获各方高度评价。与会专家指出,该书以饮食文化为切入点,巧妙融合二十四节气与地方特色,为节气传承保护提供新思路与方向,兼具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非遗传承人也表示,书中传统烹饪技艺和民俗故事为传承工作提供了宝贵参考,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濮阳饮食类非遗项目发展。此外,该书出版后也在社会上引发广泛关注,众多市民和游客通过它对濮阳饮食文化和节气传统产生浓厚兴趣,尝试书中菜谱或前往濮阳实地体验节气美食文化,不仅成为展示濮阳地域文化的亮丽名片,更推动了二十四节气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广泛传播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