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食事为先。近年来,郑州市机关事务中心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勤俭办一切事业重要指示精神,主动融入“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通过创新食材食谱、践行节约理念等措施,逐步实现机关食堂反浪费与促健康的双向突破。
创新时令食材,共筑生态餐桌。立足“就地取材、粗菜细作”理念,推出30余道春季时令菜,涵盖蒸槐花、荠菜饺子、蒲公英炒蛋等特色菜品,通过深挖本地食材潜力,提高食材吸引力,满足不同口味需求。创新“一材多烹”模式,如将青笋分解为凉拌笋叶、水煮笋丝等多道菜品,槐花开发蒸菜、炒蛋、饺子等5类菜式,食材利用率进一步提升。烹饪以蒸、拌、煮等健康方式为主,科学搭配蒲公英、虫草花等食材,形成低脂高纤维膳食结构,实施以来,不仅盘活了本地农产品资源,带动周边农户增收,更培育出健康饮食新风尚,实现了服务品质的跃升,为机关食堂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路径。
创新节气食谱,传承季节智慧。深入践行“健康中国”战略,将传统养生智慧与现代科学理念深度融合,携手中国中医科学院及郑州市中医院专家团队,以《黄帝内经》“四时养生”理论为根基,历时半年研发《四季食养菜谱》,突出选用白云山茵陈、中牟荠菜、平顶山面条菜等本土时令食材,构建“春养肝、夏清心、秋润肺、冬藏肾”四季食养体系,为机关干部职工提供营养科学饮食方案,推动餐饮服务从“吃饱吃好”向“吃出健康”转型,努力以节气、时令为魂,搭建机关食堂营养膳食“金字塔”。
创新联动机制,激活基层动能。今年春季以来,围绕构建机关食堂品牌,提供更加优质贴心餐饮服务,创新市、区两级协同联动机制,动员中原、二七、管城、金水、惠济五区机关食堂自主探索本地时令菜品制作方式,先后举办两届机关食堂厨艺竞赛,组织厨师代表现场交流评比,激发各区机关食堂创新活力,进一步优化食材搭配、提升烹饪技能,梳理特色菜品制作经验,研究制作本地机关食堂特色菜品名录,交流反食品浪费具体举措,全力构建“一区一品”健康餐饮生态圈。
创新集约模式,践行节约理念。实施食材供应阳光招标工程,深入21家食材供应企业及14个特色食材产区,拓宽采购渠道,确保安全优质。加强机关食堂储存、加工、烹饪、供餐规范管理,借助数据分析等手段,动态分析用餐人数和用餐习惯,做到按需供餐、物尽其用。坚持“一物多用”,利用食材边角料开发佐餐小菜,实现从“废料”到“佳肴”的转化,提高食材可用率。强化食堂工作人员节约意识,设置反食品浪费督导员,引导用餐人员合理取餐、避免浪费,持之以恒践行“光盘行动”,让节约从个体选择升华为社会共识。